超发的货币去了哪里?

2024-05-17

1. 超发的货币去了哪里?

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,头发越多是不可避免的事情,从理论上讲,如果货币问题和GDP的增长率,那么更多的钱就会转化为社会价值的增加,相应的价格也不会有变化,这些钱不是超级头发增长,只是为了一个正常的社会需求。过去10年,中国GDP仅增长了1.47倍,M2增长了2.13倍,相当于超发货币超过66%。

超发的货币被转换成物价。几年前,中国的许多商品价格相对较低。价格上涨的原因实际上是货币发行过度。一个社会的货币增长率超过了经济增长率,多余的货币就会转化成价格,所以很多商品的价格就会上升。进入房地产市场。房地产市场是一个巨大的市场,对资本具有很强的吸引力。社会货币的流通超过了实体经济的需要,过剩的货币会进入一些资产市场,房地产市场是过剩货币的主要目的地之一。我们看到在过去的十年中,我国许多城市的房价上涨很快。在过去的10年里,许多城市的房价上涨了一倍甚至好几倍。

进入股票市场。股市也是吸纳资本的主要场所之一,当社会资本流通更加频繁时,多余的资金有一部分是会进入股市的,但是中国股市的表现不是很理想,所以对资金的吸引力不那么强烈,从过去十年的实际表现来看,股市要吸收更多的资金,远远不是楼市要吸收的资金。社会财富。无论多余的钱从哪里流入,最终都将转化为企业资产和家庭财富。例如,10年前,中国的人均储蓄可能只有1.8万元左右,但到2019年底,中国的人均储蓄已达到5.8万元左右,这实际上是由于货币发行过量所致。尤其是对于那些富人来说,他们的收入相对较高,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社会商品和服务的提供者,所以价格上涨后,他们的财富也会相应增加,而这部分财富的增加,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货币的过度发行。

近十年来,我国的货币发行速度相对较快,这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,那就是外汇资金余额相对较大。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货物贸易出口国,每年产生巨额的外汇。这些外汇大多是美元和其他国家的货币,不能在中国流通。因此,这些外贸企业赚取的外汇必须转换成人民币在中国正常使用。相应的中国央行必须发行相应的人民币进行套期保值,所以外汇的余额非常大,这也是近十年来中国货币过度发行的重要原因之一。人民币的发行不是由央行直接进入市场,而是通过银行渠道间接进入市场。

超发的货币去了哪里?

2. 中国货币 超发了吗

现在各国的央行都在超发货币,通过印钞票的方法来应对疫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。印了这么多的钞票,会不会造成货币贬值,然后推升物价上涨变成通货膨胀了呢?但实际情况是,货币超发未必通胀

3. 中国货币超发了吗

中国货币超发非常严重
中国人民银行最新数据显示,截至3月末,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(M2)达103.61万亿元,首次突破百万亿元大关。随着M2的快速增长,一项跨国比较屡屡见诸报端:中国的M2已超越美国,成为全球M2量级最大的国家,是美国的1.5倍。那么,中国M2骤增的主因是什么?
M2规模上涨有很多因素。首先从货币需求上来看,因为中国本身货币需求上升较快,所以它要求有对应的货币供应量。然而货币需求为何会出现上升较快的现象呢?这主要与国家GDP增长速度相关。近年来,中国GDP增长速度较快,经常出现两位数的增长。它的增长也同样要求有一定的货币量去对应。这些都属于实体经济因素。
与此同时,非实体经济因素也存在其中。现在存在大量金融和类金融的经济活动,比如股票交易、期货交易、大宗商品交易,还有各种证券方面的交易等都需要一定的货币量去支撑。虽然这些内容与实体经济不一定存在太大的关联,但是依旧会促进中国货币量的需求。
除此之外,有些领域的价格增长过快也会造成广义货币的增长。比如房地产行业,由于价格上升速度较快,大量货币将运用于房地产的交易买卖活动——这属于实体经济的范畴,却属于结构性的价格上升,但是在活动中支配和吸收的货币量,也影响广义货币量的增加。

中国货币超发了吗

4. 超发的货币都去哪儿了呢?


5. 超发的货币到底流向谁了?


超发的货币到底流向谁了?

6. 中国的货币真的超发了么

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余胜海近日微博称:中国1990年货币总量1.53万亿,2011年85.16万亿,21年翻了59倍。美国货币总量同比增加1.99倍。美国规定货币发行量不超过GDP的70%,中国却超2倍。2008年前40多万亿元,今年6月已突破90万亿元,通胀压力难解,资产泡沫越吹越大,如果还不拧紧货币的阀门,中国的问题将越积越多。
所谓“货币超发”,按照一般理解,是说货币总量高于GDP总量。过去二十年中国的广义货币总量M2从1990年的1.5万亿扩张到2011年年底的85万亿的水平,上升了54倍,相对GDP规模从82%上升至180%,既远高于欧美等发达地区,也高过印度、巴西等新兴市场,以及同样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的日韩地区。   货币供应量超速势必会带来潜在的系统性的金融风险,资产泡沫、金融机构经营风险和资金流动风险必须高度关注。货币供应超量将导致资产价格过快上涨,形成泡沫,一旦形成的泡沫突然间破裂,会带来一系列家庭、投资者、金融机构、企业等方方面面的资产负债表的问题。   改革开放的30年里,大型的通货膨胀出现了两次,一次是1994年,另一次是1988年,其共同特点就是货币的超量发行、经济过热和农业减产。因此,要控制通货膨胀,就必须货币超量发行等三个方面共同努力。

7. 货币发行过量,超发的货币都去哪儿了?

摘要

1、货币持续宽松,却没能推升通胀。日本货币持续宽松,尝试了几乎所有非常规货币政策,但通胀长期保持低迷,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超发的货币并没有流入商品领域。如果比较日本居民工资以及物价走势我们会发现,日本通胀虽然很低,但是工资涨幅更低,甚至远远跑输了通胀。

2、超发的货币去哪儿了?虽然日本货币政策持续宽松,但是有很大一部分货币趴在银行的准备金账上,流出去的货币有一部分被企业存了回来,还有一部分货币则流向了日本的股票市场。2010年日本宽松加码后,虽然经济没有很明显的起色,但股票市场大幅上涨。

3、货币为何流向了资产领域?我们认为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贫富分化。无论从收入角度,还是从财富角度,日本的贫富分化问题都是在不断加剧的。在贫富差距较大的情况下,超发的货币更容易推升资产类商品的价格,却很难推升普通消费品价格。而且即使货币超发对消费品价格有影响,也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,如果用黄金价格走势来代表货币超发程度,从货币超发到通胀回升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。

1 货币持续宽松,却没能推升通胀

日本90年代地产经济泡沫破灭之后,为了应对经济衰退和通货紧缩,不断调低政策利率,在政策利率降至0后,陆续进行了量化宽松、购买风险资产、收益率曲线控制等几乎所有非常规货币政策。

但对物价的刺激作用却不明显,1999年9月政策利率到零之后,日本仍然有一半以上的月份CPI同比是小于0的。


按照传统的货币理论,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,就会造成通货膨胀,那么日本如此宽松的货币政策为什么没有推升通胀呢?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超发的货币并没有流入商品领域。

如果比较日本居民工资以及物价走势我们会发现,日本通胀虽然很低,但是工资涨幅更低,甚至远远跑输了通胀。由于1999年之后,日本陆续开始了包括零利率在内的非常规货币政策,货币宽松程度显著加码,我们以1999年作为基期考察日本居民名义工资以及物价走势。可以看到,1999到2019年的20年间,日本CPI大约上涨了2%,但居民名义工资收入反而减少了11.3%。

由此可见,日本普通居民并没有成为货币超发的受益者,而这些人才是商品消费的主力军。名义收入的持续低迷,是通胀长期维持在低位的主要原因。


2 超发的货币都去哪儿了?

虽然日本央行持续投放货币,但是有很大一部分货币趴在银行的准备金账上,并没有流出金融体系。日本法定准备金率很低,但是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很高。比如2019年时,虽然央行要求的平均准备金率只有0.79%,但准备金余额达到了346.2万亿日元,总准备金率大约27.2%。这说明流动性虽然很充裕,但大量的货币停留在金融体系内,并没有流出去。


而流出去的货币又有一部分被企业存了回来。在90年危机之后,日本企业进行了长期的去杠杆,同时也在不断囤积现金。到2019年底时,日本企业留存收益达到了479万亿日元,占企业总资产的27.9%,而这部分货币又被企业存回了金融体系。日本的企业不但不借钱,还大量存钱。


还有一部分货币流向了日本的股票市场。日本2010年10月宽松加码,并开始购买股票ETF。到新冠危机爆发前的2月,日经225累计上涨了145.2%,年平均涨幅达到了15.6%,同期日本经济增长平均增速仅为1%。虽然经济没有很明显的起色,但是并不妨碍股票市场的反弹,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货币更多地流向了股票市场。



3 货币为何流向了资产领域?

货币为什么难以流向商品领域呢?我们认为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贫富分化。假设一个经济体有10单位居民,其中2单位是“富人”,8单位是“穷人”。如果央行发行的货币流到8单位穷人那里,穷人的边际消费倾向很高,衣食住行的价格可能很快就涨起来了。但如果货币流到了2单位富人那里,衣食住行都有了,怎么办呢?要储藏财富就会购买资产,货币就会流向资产领域。

日本的贫富分化问题是在不断加剧的。从收入角度来看,“富人”占有越来越多的收入。根据世界不平等数据库测算,日本前1%和10%居民收入占比近几十年来不断上升,目前10%居民已经拥有超过41%的收入。从财富角度来看,财富也在不断向“富人”集聚。根据Kitao&Yamada(2019)的测算,1994-2013年间,仅财富水平前40%的居民实现了财富增值,并且财富水平越高的居民财富增长幅度越大,前10%居民财富累计增长了26.1%,而倒数20%居民财富反而缩水了47.2%。



货币更容易流向“富人”。由于富人拥有更多资产,信用资质也更好,因此富人更容易获取信贷资源,超发的货币天然就更容易流向富人。

而“富人”的货币更多流向资产。富人的消费倾向比穷人要低得多,比如日本1984-2013年近30年收入和消费情况来看,收入越高消费占收入的比例就越低,最低收入组各项消费占收入比例高达78.5%,最高收入组则仅为36.6%。而这衡量的仅仅是平均消费倾向,富人边际消费倾向还要更低,这意味着货币流向富人后,主要的部分并不是被消费掉,而是进一步流到资产领域。


所以货币超发是否会推动通胀,还是要看货币的流向。在贫富差距较大的情况下,超发的货币更容易推升资产类商品的价格,却很难推升普通消费品价格。而且即使货币超发对消费品价格有影响,也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,如果用黄金价格走势来代表货币超发程度,从货币超发到通胀回升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。

货币发行过量,超发的货币都去哪儿了?

8. 货币超发的介绍

货币超发是指货币发行增长速度超过货币需求的增长速度,即货币发行量超过了维持经济正常运行所需要的货币量。按照货币学基本原理,一个国家或1地区经济每增长出1元价值,作为货币发行机构的中央银行也应该供给货币1元,超出1元的货币供应则视为超发。而在新兴市场国家由于市场化改革等原因,资源商品化过程加剧,广义货币供应量适度高于经济发展GDP增长也是合理的。但过高的货币供给却极易带来通胀。2013年7月,央行调统司司长盛松成指出:“有人说高房价是印出来的,这是不准确的。与其说高房价是‘印出来的’,确实还不如说是‘炒出来的’。”他认为,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主要源于其供需失衡。